close

    三禪寺位於仙遊縣大濟鎮溪口村古瀨葉氏府第前之笏山(又作魁山),相傳此處乃南宋名相葉顒(11001167)告老返鄉後修建的書亭,後來移作寺廟,但從新近發現的古瀨葉氏後人提供的譜牒中的《宋朝敕賜古瀨葉氏四功德院追修宗祧忌辰事實》一文表明,三禪寺的真正主人是葉顒的高祖葉賓(9671045)而非葉顒。該譜牒之文追溯了葉賓建庵的初衷及其過程。葉氏入仙之初在北岩山的上餘村開基,自第五代起移居古瀨村葉賓是古瀨葉氏的第五世。功德庵葉賓所建,初名“梯雲庵”,施捨於三僧,後葉賓入京師為官。大中祥符二年(1009)宋真宗皇帝賜額“三禪院”,明清之際改稱“三禪寺”。

  葉賓何許人也?葉賓,字虞卿,仙遊人,宋景德二年乙巳(1005)李迪榜進士,累官尚書屯田都官二曹員外郎。知泉州永春、南安、邛州之臨邛(在四川)三縣事,卒於古瀨。葉賓是北宋年間仙遊縣第一個登進士第,仙游從唐代最後一個進士,即天祐三年(906)裴說榜進士陳光義數起到葉賓中第,前後剛好相隔一百年,故葉賓有“破仙遊天荒”之名。葉賓被歷代名人著作廣泛轉載的事蹟有“破牛舌案”,當時他任南安知縣,“民有告盜截牛舌者,賓公陽叱去,陰令屠之。果有告私屠牛者,賓公曰:'截牛舌者,爾也。'訊之伏罪。葉賓逝後,神主安放在“三禪院”(宋代古瀨葉氏未設祠堂,神主供奉於其施捨的庵院,這是當時的風俗。乾隆二年,長泰縣珪塘葉珠始把葉顒宰相祠擴建成古瀨葉氏大宗祠)。後世住持僧以仲春二月十六日,設齋追修葉賓之忌辰(實際忌辰是正月初九日),是為春祀。下古瀨從葉賓高中進士開始,至南宋紹定五年(1232)葉顒的曾侄孫(實際情況是葉賓長兄葉實到葉大有是第八世)葉大有考取進士,葉氏一門227年間共培養出宰相一名,刑部尚書一名,監司、郡守八名,省試第一人一名,進士十一名,武進士一名,特奏名進士八名,知縣以下官員眾多,這在古代歷史上實屬罕見。

  有關葉賓的事蹟,同鄉蔡襄為其作《尚書都官員外郎致仕葉府君墓誌銘》,詳盡地記錄了葉賓的經歷。《宋朝敕賜古瀨葉氏四功德院追修宗祧忌辰事實》說:葉賓公兄弟三人,皆少卿公之子。居孟;居仲;居季。獨真宗景德二年第,時人謂“破天荒及第”,宋仙遊擢第皆自始。後入京師,帝乃夜夢三僧求賜院額。帝彷彿問:“爾僧何來?”僧各進答:“陳氏僧普明。”“林氏僧慈慧。”“沈氏僧大智。”“是仙遊葉兄弟,笏山功德庵之主僧也。”夢覺大異之。帝翌日遂召詰問。賓至,實答其有,故帝乃驚歎曰:“彼真賢聖僧也。”其後大中祥符二年春,御賜“梯雲庵”更為“三禪院”,即今萬善里古瀨山之南是也。後世住持僧,以仲春二月十六日,設齋追修都官賓公之忌辰,是為春祀。

  葉氏移足古瀨後,枝榮葉茂,科第蟬聯。其先祖按東西南北方位構建了四個庵,即:梯雲庵(今“三禪寺”)在古瀨山之南,葉賓所建;留雲庵,為少卿公(即公,公之父)所建,居於古瀨山之西,葉賓時,亦賜名“崇勝禪院”,以孟冬十月廿六日,追修少卿公之忌辰,是為冬祀;存義庵,為少保公(即公,賓公之子)所建,居於古瀨山之東,葉顒時,亦賜名“文殊院”,以孟秋七月十三日,追修少保公之忌辰,是為秋祀;教義庵,居古瀨山之北,後至宋孝宗乾道二年中,“正簡”公入相,乃求賜“顯親院”,以季夏六月廿五日,乃追修少師公(即公,葉顒之父)忌辰,是為夏祀。最後還有一個是龍會堂,在後會(又作厚惠)之碧潭(今度尾鎮潭邊村),今曰“塔庵”,為繼陶公(葉顒堂兄弟)所建寶臣公(葉顒之祖)念祖功德堂。上述五庵皆為葉氏祖先墳墓追祭忌辰之庵,有四個庵因皇帝賜名為院。族譜還諄諄告誡“後之子孫,或院宇廢壞,忌辰廢弛,須重整之。”以上五庵,平時常住租谷費用,全部由葉氏施捨。但時過境遷,如今古瀨葉氏基本外遷,遠走他鄉,惟餘下一座孤獨的古瀨葉氏大宗祠,歷代所建庵寺(文殊禪寺除外)已香火凋零,風光不再。三禪寺因獨處空山之中,寺廟保存完好,偶爾還能看到遠近的香客慕名而至,只是護寺的功德主變成了附近的莊姓信眾,是他們的發心才使得三禪寺的香火代代相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