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尋根溯祖 (11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從小跟著媽媽、叔叔和哥哥到汐止作坡()為先人掃墓。帶著孩子一起為先人掃墓就是教導孩子們『飲水思源』『知恩報恩』最好的方式。從神公恭星來台,口語相傳的泉州同安祖籍由祖母、爸爸和媽媽傳給我們。保長坑五堵汐止平溪台北住了很多族親,爸爸在民國五十八年(1969)矽肺病四十八歲過世,也曾得到族親們很多的幫忙。

國共戰爭和冷戰阻絕了兩岸的往來,兩岸關係和緩後,台灣開放大陸探親旅遊。三哥(萬燧)在九十六年(2007)退休,我(萬億)在九十九年(2010)退休,多次以『同安』和『石澳』交叉搜尋,找到了『清嘉慶年間同安古地圖』,如圖一,也是這次尋根溯祖成功的主因。

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墨子所染篇云:「齊桓染於管仲、鮑叔,晉文染於舅犯、高偃,楚莊染於孫叔、沈尹,吳王闔盧染於伍員、文義,越王句踐染於范蠱、大夫種。此五君者所染當,故霸諸侯,功名傳於後世。」 呂氏春秋當染篇亦云:「荊莊王染於孫叔敖、沈尹烝。」尊師篇又云:「楚莊王師孫叔敖、沈尹巫。」察傳篇又云:「楚莊聞孫叔敖於沈尹筮。」贊能篇又云:「孫叔敖、沈尹莖相與友。沈尹烝、沈尹巫、沈尹筮、沈尹莖、沈尹桱都是同一個人,他是春秋楚莊王時的令尹(宰相),卸任前又介紹了孫叔敖當繼任令尹,楚莊王在他們兩人的輔佐下完成問鼎中原的霸業。 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「沈尹將中軍,子重將左,子反將右,將飲馬於河而歸。」 包山楚簡:「嚣沈尹之州。」西元前597年晉、楚邲之戰,沈尹將中軍,取得邲之戰的勝利,沈尹桱幫助莊王完成問鼎中原的霸業,也受賞囂(商朝仲丁都城,在今鄭州)為食邑之州。
 

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三禪寺位於仙遊縣大濟鎮溪口村古瀨葉氏府第前之笏山(又作魁山),相傳此處乃南宋名相葉顒(11001167)告老返鄉後修建的書亭,後來移作寺廟,但從新近發現的古瀨葉氏後人提供的譜牒中的《宋朝敕賜古瀨葉氏四功德院追修宗祧忌辰事實》一文表明,三禪寺的真正主人是葉顒的高祖葉賓(9671045)而非葉顒。該譜牒之文追溯了葉賓建庵的初衷及其過程。葉氏入仙之初在北岩山的上餘村開基,自第五代起移居古瀨村葉賓是古瀨葉氏的第五世。功德庵葉賓所建,初名“梯雲庵”,施捨於三僧,後葉賓入京師為官。大中祥符二年(1009)宋真宗皇帝賜額“三禪院”,明清之際改稱“三禪寺”。

  葉賓何許人也?葉賓,字虞卿,仙遊人,宋景德二年乙巳(1005)李迪榜進士,累官尚書屯田都官二曹員外郎。知泉州永春、南安、邛州之臨邛(在四川)三縣事,卒於古瀨。葉賓是北宋年間仙遊縣第一個登進士第,仙游從唐代最後一個進士,即天祐三年(906)裴說榜進士陳光義數起到葉賓中第,前後剛好相隔一百年,故葉賓有“破仙遊天荒”之名。葉賓被歷代名人著作廣泛轉載的事蹟有“破牛舌案”,當時他任南安知縣,“民有告盜截牛舌者,賓公陽叱去,陰令屠之。果有告私屠牛者,賓公曰:'截牛舌者,爾也。'訊之伏罪。葉賓逝後,神主安放在“三禪院”(宋代古瀨葉氏未設祠堂,神主供奉於其施捨的庵院,這是當時的風俗。乾隆二年,長泰縣珪塘葉珠始把葉顒宰相祠擴建成古瀨葉氏大宗祠)。後世住持僧以仲春二月十六日,設齋追修葉賓之忌辰(實際忌辰是正月初九日),是為春祀。下古瀨從葉賓高中進士開始,至南宋紹定五年(1232)葉顒的曾侄孫(實際情況是葉賓長兄葉實到葉大有是第八世)葉大有考取進士,葉氏一門227年間共培養出宰相一名,刑部尚書一名,監司、郡守八名,省試第一人一名,進士十一名,武進士一名,特奏名進士八名,知縣以下官員眾多,這在古代歷史上實屬罕見。

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古者因生以賜姓,胙至土而命之氏。葉氏之先與楚同姓:當周成王時,舉文王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,居丹陽(在今河南省淅川縣丹江口水庫淹沒區)其後也。至春秋沈諸梁者食采於葉,故後世子孫因以邑為氏,而別於楚焉。葉南有地曰方城,北至縣三里有諸梁塚,縣人祠之曰葉公丘。

    自秦氏贏並天下為三十六郡,丹陽與南陽分為二焉。丹陽(江蘇省鎮江市管轄的一個縣級市),故秦章(鄣)郡,漢(武帝)元封二年更名為丹陽,以析揚州之地也。歷漢以還郡名,間或有廢置,而名不易焉。今潤州之丹陽、鄭州之南陽是也。

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“雍序”:“吾祖葉氏曰始於雍州人也,後經傳之所載,聖賢之所稱”――揭示葉氏得姓、源流等,入閩先祖為世代為古瀨各族派相承.....

據雍序所述,古瀨葉氏先祖世序由來已久。盡管其支派“失之家譜”,但其他支派或仍存續流傳。稽古瀨先祖源流世序,現惟有“諶公世系”流傳,別無其他世系;這個“母脈世系”原始、客觀存在於“顒序”。鑒此,世系又是惟一,借托名人、傳抄錯接、或至篡名入序就成為一種必然。根據莆仙及各地譜傳所記,入閩祖諱清者,其名字的真實性已難以稽考,在缺乏原始實質性資料前,僅能保持目前這個惟一世系的基本名字,或視為“暫用名”。

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長泰縣圭塘 葉珠

仙邑萬善裏古瀨“清德堂”。珠等竊念:

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西晉太康三年(282年),析分建安郡地設晉安郡(約今南安縣),同年又分晉安郡地置同安縣,但不久又裁撤併回晉安郡。唐貞元十九年(803年),析南安縣西南四鄉設置大同場,粗定後來的同安縣域。五代後唐長興四年(933年),閩王王延鈞稱帝建閩國將大同場升為同安縣,此後沿設。宋屬清源軍、平海軍、泉州。元屬泉州路,明清時,屬於泉州府

公元1648(南明永曆二年/清順治五年),李成棟反正後,閩南地區復歸明朝旗下,但閩系將領多為排斥。是年七月清軍隊進攻同安,鄭成功援軍因風向不利受阻。同安城破後, 蓮葉堂蓮坂葉家第十八葉翼雲知縣守城將士悉數殺身成仁,同安縣教諭陳鼎(其子陳永華即是鄭成功身邊飽讀詩書的智囊軍師)自縊殉國。滿清「靖南將軍」陳泰、「浙閩總督」陳錦、「福建提督」趙國祚屠城四日,約五萬軍民被殺。梵天寺住持無疑和尚收屍合葬於寺東北一里之地,建亭「無祠亭」,墓碑上則刻「萬善同歸所」。

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   據南宋楊萬里誠齋集》卷一百十九《宋故尚書左僕射贈少保葉公行狀》,葉顒五世祖隨陳洪進去北宋首都開封朝覲,獻納泉、漳二州,得授泉州文學、太常奉禮郎。四世祖葉賓登景德二年(1005)李迪榜進士,是北宋仙遊縣第一位進士,官終屯田都官員外郎,蔡襄為他寫了墓誌銘。曾祖葉傅景祐二年(1035)進士,卒時黃氏夫人才24 歲,守義不奪,還傾家創辦書齋,聘明師教子讀書,蔡襄為她寫了《賢母事記》。祖父葉寶臣沒有擢第,以累舉(多次得到保舉)授保州文學,父親葉霆則未出仕過。

    葉顒生於宋哲宗祥符元年,年青時與其兄葉顗同入京師試太學,通過了秋賦考試,都得到提名。而此時金兵來犯,事態緊急,朝廷設立武藝謀略等科招考軍事人材,葉顗參試中選,授承節郎,跟從大將劉延慶守京城東北隅,力戰遇害。葉顒徒步南歸。

文章標籤

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始祖文炳公,號五郎,祖居河間府(今河北省河間市),生子()長次皆不仕,三子紹興(西元1132)中登進士第,宦遊京師時遭金虜內侵,朔土雲擾(北方地區社會動亂)議欲遷而避之,未得其寧止之方,顒之友劉上舍,清漳人也,指示其途,遂舉家依焉,甫二歲而五郎卒(西元1142-1147年,顒公守父孝、母孝合計五年),卜地於龍溪縣(古漳州府治所在地)平和里葉浦社(解放軍第175醫院現址)塋墳葬畢,有同安縣嘉禾里(今廈門島),友人陳均往弔焉,遂招與之同居,囑次子元淵偕往瞻之,道其鄉皆仁厚,山川亦形勝,將原買庄田百畝,以供五郎墳塋祭掃之儀,辭劉而從陳,遷居於嘉禾嶼(今廈門島)浦源之左,渡江之日,長幼僮僕三十四人,是歲隆興元年(西元1163)正月念(廿)日也,次年將市,木築座術者云,浦源平陸不如蓮坂寬曲,背有金山起伏有八,前有鳳嶼波平飛舞,左右龍虎盤環交會,中有蓮溪清勝尤, 所云三公不以易也,於是銳意而經營之,落成之日,乾道乙酉年(西元1165),菊月旣望也,居數年恆瀛州(轄河間府....)公邑里也,乃何為而列籍泉中哉,蓋泉中不能有公,公以孝為泉有也,公壯歲入仕,北地雲擾,相其寧處者,以居父母,使得矢心王事焉,是泉中不能有公,公以忠為泉有也,夫公自筮仕(古人將出外做官,先占卦問吉凶)至宰相,其終始大節固可孜而知者,雖然公予所樂道也,是故南海遜勞子反之風也,誣今不怒不疑之厚也,章薦臺執,疏引列賢梁公為國之心也,沙田止稅,廷拆奄侍,申屠加檄鄧通,而范公空頭劄子之忱也,夫公之不驕不吝者,不刻不徇,其自任於進退之間,豈不在天為日星,在地為河嶽,而昭布於人耳目者乎,嗚呼公之子若孫當體公之所以南遷傳家之意,而忠孝二字奕葉守之則,庶幾盛美傳遠而益彰矣。

宋孝宗年號淳熙捌年(西元1181年?)春永嘉王十朋 (1112-1171)謹序

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葉顗(1097—1126),今仙游縣大濟鎮古瀨村人,他出身于將門家第,從小刻苦習武,立志報國。宋宣和六年(1124),宋朝廷設武藝謀略科考試,葉顗殿試第一(武狀元),被授承節郎之職。

葉顗祖籍河南南陽葉縣,先祖葉清,于唐武德二年(669有誤),跟隨朝議大夫,嶺南行軍總管陳政(開漳聖王陳元光之父)入閩,赴閩南平息少數民族「嘯亂」。少數民族的武裝隊伍被打敗後,于垂拱二年(686),葉清被授封為都尉,駐守北境(今永春,南安北部和仙游西部一帶),並定居於仙游舊德鄉萬善裡北岩山下(今仙游大濟鎮古瀨村)。葉清率領官兵,在北境辟地置屯,種糧養兵,還促進了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。

文章標籤

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葉顒,字子昂,興化軍仙遊(今屬福建莆田)人。登紹興元年(西元1131年)進士廣州南海縣(今佛山市南海區)主簿,攝尉。盜發,州檄巡、尉同捕,巡檢獲盜十餘人,歸其勞於顒,顒曰:“掠美、欺君、幸賞,三者皆罪,不忍為也。”帥曾開大善之。
    知信州貴溪縣(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貴溪市)。時詔行經界,郡議以上中下三等定田稅,顒請分為九等,守從之,令信之六邑以貴溪為式。

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